長沙市民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來了!“亂投”最高罰200元
干垃圾
濕垃圾
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
……
你今天垃圾分類了嗎?

《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后文簡稱《條例》)
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也意味著長沙正式
進入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9月28日,長沙市政府召開了《條例》宣傳貫徹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宣告法律條例將要正式進入長沙市民的日常生活中。▲9月28日,長沙市盧浮社區,工作人員在幫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9月28日的動員電視電話會上,長沙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曹家貴介紹了兩個重要的時間點:
10月31日前,各區縣(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整體的鏈條體系;11月30日前,要完成城區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工作;進入廚余垃圾處理廠的家庭廚余垃圾量占比達到10%以上。此外,長沙還將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建設,打通各職能部門的“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實時統計分析,推進長沙垃圾分類向智慧化邁進。“《條例》的通過意味著長沙正式進入有法可依時代,市民一定要慢慢習慣垃圾分類的生活。”曹家貴說。
根據2019年12月1日實施的《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最新國家標準以及《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長沙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
按照10月1日即將實施的《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對不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執法人員有詳細的操作細則和執法標準、依據和階次,為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提供依據。“之后的工作中,我們每位執法人員會進入社區,走近市民身邊,做到宣傳到位的同時加大督導力度。”長沙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常務副支隊長朱兵表示,他們會以宣傳教育為主,但對于屢教不改和情節嚴重的個人或單位,將會依據《條例》進行相應處罰。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截至目前,長沙通過優化設置與布局,已經投放分類垃圾桶20萬余個,向居民發放廚余垃圾桶33萬余個,主次干道更換兩分類垃圾桶7000余組。
2019年,全市共提質改建廚余垃圾站82座,新增小區分類清運車1100余臺。2020年,計劃新購分類運輸車約700臺,各區縣還將分別配套購置,確保每個小區均具備廚余垃圾分類收集能力。“長沙已構建了以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全鏈條體系。”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推進清潔焚燒項目建設、在全國首批實現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全覆蓋、率先推進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可以說,在垃圾分類末端設施建設領域,長沙已經具備“先發優勢”。隨著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多點支撐的垃圾終端處理體系正在加快構建,讓分類后的垃圾“各得其所”“各回各家”。“長沙已初步構建了‘4+X’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四分類’垃圾的末端處置能力可以滿足全市垃圾分類需求。”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長沙,通過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推進廚余垃圾(不含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項目設計日處理能力2000噸,對廚余垃圾進行破袋、壓榨、分離,壓榨出的有機質水分與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協同處理,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發電,剩余固體殘渣運往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發電。
早在《條例》通過前,長沙已有不少小區開始試點進行垃圾分類管理。9月2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多個小區,看看垃圾分類與長沙人民“相處”得到底怎么樣。長沙市天心區暮云街道盧浮社區是從今年7月1日開始“試水”垃圾分類的,但是他們的第一波宣傳并不盡如人意。“社區共管轄4個小區,在每個小區每棟樓的地下停車場設置了定點垃圾投放點。為了讓大家配合,我們一開始是直接做宣傳,但大家興趣不高,主動給垃圾分類的比較少。后來,我們就想出了獎勵機制。”社區書記艾愛云告訴記者,每天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居民可獲得一個印章,再用印章到物業處兌換小禮品,“效果好多了,居民正確垃圾分類的情況達到了85%。”面對垃圾分類,岳麓區的八方小區也想出了一個好法子。“現在,小區有兩種垃圾袋,一種是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一種是放廚余和其他垃圾的,其中廚余和其他垃圾袋上必須貼對應的二維碼,對準正確的垃圾桶一掃,就能知道分對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直接用另一種垃圾袋放到指定的分揀中心即可。二維碼是物業免費提供的,不掃碼打不開垃圾桶蓋。”小區負責人鄭燁告訴記者,小區有自己的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目前看來效果不錯。兩家社區的工作人員都表示,現在工作開展得很順利,居民也很理解。下一步,隨著《條例》的正式實施,他們也會配合執法部門,對情節嚴重的予以處罰。
2012年 長沙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成投產,長沙實現對餐廚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正式邁出垃圾分類的第一步。2014年 中共長沙市委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建設”納入了8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點事項之一。2015年 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啟動了《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的相關調研和準備工作。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委托第三方開展課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2016年 長沙在城區10個街道(鎮)的57個社區(村)啟動生活垃圾四分類試點。2017年 正式出臺《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制定了《長沙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暫行辦法》《長沙市生活垃圾處理階梯式計費管理暫行辦法》兩個配套政策。2018年 全市342個社區擴大分類試點,全市公共機構先行先試;清潔焚燒項目開始試運行,長沙垃圾處理由衛生填埋邁向清潔焚燒時代;當年全市生活垃圾總量首次出現減量拐點,年度總量較控量基數減少13.59%。2019年 全市633個社區基本實現了“組織發動、設施投放、居民參與、分投分收”面上硬件工作全覆蓋。2020年 被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年”;《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通過,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長沙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精品導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